首先说明一点, 这里不是给习总洗白. 我个人是希望中国自由民主, 对政府的批评批判是一点不少. 可以说是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总体上 我是希望中国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 尽量保持中立,客观, 也是我的一个原则, 或者说愿望. 所以, 这件事上, 我就要 冒天下之大不韦, 给习总说句公道话.
从根上说, 是胡温之后整个各级政府的, 谁也跑不了. 土地财政.
要从源头说, 朱镕基, 搞的开头, 但不代表他能看到结尾. 我估计他是没那个水平 能看到结尾.
这中间2015年,刘鹤涨价去库存算个错误, 但是很明显2016年底, 习总就开始强调'房住不炒', 但是直到2020年才有'三条红线'. 这中间, 别忘了 还有个李克强总理在. 政策方向对了, 执行不力, 到底谁的锅, 现在是说不清楚了. 但是讲句公道话, 习总 作为总书记, 能强调'房住不炒', 这个锅就不是他的.
下面这个网上的说法, 我个人是基本认同的:
"14年拿下周徐令,15年拿下郭伯雄,15年算是他反腐运动的高潮。军队整肃大部分都在15年之前,之后就很少军中反腐了。
18大后19大前,1个正国5个副国20个正部。
19大后20大前,1个副国12个正部。
所以15年包包算是刚站稳脚跟,对他来大规模刺激是必要的,根本没得选,否则他就会将这个国家上上下下的各阶层全部得罪个遍。戳破泡沫是理想的选择,但是以他当时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政治资本支持他这么做了,所以说15年金融政变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2015绝对是转折之年,我甚至怀疑正是15年糟糕的情势,让他预感到那些潜伏的反对力量的恐怖,所以他才在17年走向修宪之路。"
18大后19大前,1个正国5个副国20个正部。
19大后20大前,1个副国12个正部。
所以15年包包算是刚站稳脚跟,对他来大规模刺激是必要的,根本没得选,否则他就会将这个国家上上下下的各阶层全部得罪个遍。戳破泡沫是理想的选择,但是以他当时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政治资本支持他这么做了,所以说15年金融政变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2015绝对是转折之年,我甚至怀疑正是15年糟糕的情势,让他预感到那些潜伏的反对力量的恐怖,所以他才在17年走向修宪之路。"
当然, 有关 修宪的 说法, 我不认同. 但是 关于2015年 涨价去库存, 这个分析还是靠谱的.
另外, 2015年 配套的 货币化棚改, 主要是李克强的主张, 当然至于后来, 走过了头 滥发货币, 谁的责任, 又是说不清楚了. 不管 货币化棚改, 还是 涨价去库存, 都会有大量货币冲击房地产市场.
如果要找责任人, 就是胡温时期, 那个时候就应该有预见性, 中国整个老龄化的趋势, 人口总量, 城市化的规划. 可以规划好 适当的房地产发展空间. 更重要的是"土地财政"问题, 在胡温时期是最好的解决时机.
一方面, 经济整体发展很好, 中央地方都有财力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 "土地财政"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如果胡温 有 江朱的才能, 有所作为, 不至于后来一塌糊涂. 这两个人 说白了 就是无能. 萧规曹随, 享受了 江朱 改革和入世的发展红利, 但是, 经济上没有进一步改革开放, 反而搞起 '国进民退'. 政治上 也是很保守, 行政改革, 法制改革毫无建树. 包括最后选的领导人都不怎么样, 习总很多人瞧不上, 但是李克强水平也不行. 另一个 薄熙来, 真的比习总强吗, 呵呵.
当然, 接班人问题上, 胡温有作用, 但是拍不了板. 但是 房地产 吸毒上瘾, 最后搞成大泡沫, 无法收拾, 胡温可以说是第一责任人. 整个各级政府都是推波助澜, 大捞特捞的, 谁的责任也跑不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